至臻高考 -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班_艺术生文化课补习_艺考生文化课培训 咨询电话 - 18627717080
招生范围:
山东
河北
福建
广东
海南
重庆
南京
长沙
武汉
至臻艺考文化课 >> 美术联考 >> 升温?降温?看艺考之路漫漫

升温?降温?看艺考之路漫漫

发布人: 至臻高考 发布日期:
[摘要]近几年,有报道称艺考已经降温;面对此种,在记者看来,艺考热度不减,也许在某一时刻保持恒温,但鲜有下降的趋势。

2012年2月1日,大年初十,中国传媒大学拉开了艺术招生考试的帷幕。2月8日,北京电影学院门口堵满了考生及家长……2月的寒冷,难挡艺考的热度。

近几年,随着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发展,增强学生素质教育已作为高校的基本教育准则,因此,“扩招”政策出台,这给学校和学生求得更好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些学校在这一平台下有了自主招生的话语权,上大学对很多学生来说不再是“百里挑一”的梦想,人人都能够通过努力,在达到各考试院校分数线后踏进大学的校门。无论学哪个专业,只要是在学生及家长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专业面前,哪怕是试考也要拼搏一次,因此,衍生出了热门专业和院校招生考试的现象,当然,这里绝对少不了艺考的弄潮儿在“热浪中翻滚”。艺考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当影视剧中俊男美女一夜蹿红充斥着繁华的演艺市场,其酬劳也是水涨船高,所有的现实问题对刚走上高考之路的莘莘学子,无疑如一块巨大的魔石,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不能冷静思考艺考对自己是否是一条可行之路。

有些人认为艺考可以让自己实现梦想,认为那将来是财富乃至荣誉的象征,因为艺术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它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大多数表现在台前或人前,它的成功似乎更容易被别人看到,被别人接受。艺考,有些学生谈其色变,也让有些人永远“膜拜”。

几乎每年都会听说或看到这样的一种景象:某艺术院校招生现场人满为患,有的可谓人涌如潮,尤其是实践类专业考试,如表演、导演或美术学等专业的报考人数,甚至呈现“井喷”之势。艺术考生及家长,如此不遗余力地参加考试,考场门外,陪考家长人数与考生同等甚至还要多……面对这样的场面,有多少人胆寒:艺考缘何如此“热”度?

近几年,有报道称“艺考已经降温”;面对此种,在记者看来,艺考热度不减,也许在某一时刻保持恒温,但鲜有下降的趋势。因此,记者搜集了相关资料,也对有关艺术院校的领导做了电话采访,以期对将来准备参加艺考的“弄潮儿”提供有益思考。

就2012年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记者以中央戏剧学院的招考措施和现状为例进行说明。

1.报考政策:中央戏剧学院2012年在招生方式上还是网上报名的方式。据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介绍,今年这样的报名方式是为了方便招生和减轻报考学生的负担,中央戏剧学院在今年全部采用网上报名,节省了大量的招生人力资源。

2.招生人数:据廖向红介绍,中央戏剧学院2012年的报考人数整体达到了2万多人,但总体录取人数相对往年基本稳定。在报考人数上,较之往年有一定数量的增加,如,表演系2012年的报考人数是8000多人,较之2011年的六七千人增加了1000多人;导演系今年增至1400多人,录取名额15人,这意味着导演系的录取比例在今年将是100:1,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愕的数据。据廖向红介绍,今年这样的报考人数相对超过了学校的预期,但说明,现在的艺考所谓“降温”,只是针对有些专业有所减少,总体还是“升温”的趋势,就此问题廖向红表示,虽然中央戏剧学院今年的报名人数还是增多的状态,但录取人数和往年差不多,招生规模总体相对稳定。

记者参考了有关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列出了一个基本数字对照表(表1),以此说明近5年艺考之路的发展。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央戏剧学院除了2009年有近2万人的“爆棚”人数报考,属“极热”状态,在2008、2010、2011这3年间的报考人数基本持平,然而就在今年,报考人数又增至2万以上,可谓是“井喷” 之势。因此,艺考之升温和降温,艺考在学生心中的“情结”仍是需要我们理智面对和思考的。

面对如此阵势的报考,我们会想到如何实现录取公平?学校如何在“茫茫人潮”中选出最优秀的学生?这是所有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廖向红说道,今年如此庞大的报名人数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但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艺术高校,作为培养艺术表、导演人才的基地,中央戏剧学院对如此“变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中央戏剧学院的相应策略是:首先,在大局上做好把握,即无论报考人数多少,总体的录取名额毕竟有限,所以,在总体上保持录取人数的结构稳定,今年与往年在录取名额上几乎对等,因此,学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是会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效、良好地运行。比如,今年中央戏剧学院本科录取控制还是300人,大专有所降低,较之2011年的大专录取名额300人,今年大专生的录取人数为280人,减少了20个名额,这样的录取人数比例也是综合考虑了一个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其相应的学习软件和硬件要配套,如果超出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能力范围,那教学就无法正常运行。

其次,在人才选拔方面,为了让优秀的表演人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脱颖而出,学校在初试时安排5位老师在考场进行选拔工作,这样做的考虑是:一方面考虑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教师,听取他们的有益建议;另一方面,就是实现考试公平的问题,从而做到择优录取。这样,选拔出来的学生相对就是整体素质都非常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培养,就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才不辱中央戏剧学院是培养艺术人才摇篮的美称。所以,在学生选择方面,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决定了其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

但是,欣喜之余也有相应的问题产生:即便有这样的录取原则作支撑,录取人数相对也还是有所增加的,学生将来的就业如何解决?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走上自己梦想的工作岗位吗?都能够做着自己所学也能所用的专业吗?现代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对人才的需要增多,然而,让所有的“人才”都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发挥余热,似乎对一个领域来说必然要造成其“人口过剩”的状态,这样,一种现象就出现了——所谓“热门”专业反而在毕业后面临的竞争更激烈,从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就更少了。记者得知,考虑到某一热门专业过于饱和的状态,学院还在学科分类上开设了分支学科,比如音乐剧班和京剧表演班,在近几年报考人数也是逐年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表演类报考人数,也是学术多向选择的一个过程。对于就业,如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学生,每年的就业情况也并非如人所想象的都很乐观。现在是一个就业双向选择的时代,加之很多剧院团转企改制,也影响了艺术院校专业学生的就业之路,聘任制使很多学生缺乏“安全感”,不踏实,甚至有些剧院团提出以项目招收人才,即要求学生自身在毕业时就带有自己的发展计划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其门槛,学生压力增大。

因此,理性面对艺考,在不断升温的背后看其发展的本质,“理性艺考”不应再是口号,要很好地实施解决之道,而这还需要认清几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是“主体”的问题。面对艺考,其主体——学生是关键。很多学生虽然报考艺术院校,但对艺考及报考学校的综合情况并不了解,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会以为艺考招生就是专门挑选帅哥、美女的“选秀”,廖向红院长谈到中央戏剧学院招收表演系学生的第一要件是必须具备表演的潜质,漂亮未必能成为好的演员,好的演员不一定是最漂亮的。所以,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艺考。

第二,学生及家长的心态问题。学生的想法能够或多或少地决定自己的艺考之路,当然还有学生家长。有的学生家长有不理性的因素,也许学生对艺考更多的是幻想和懵懂,家长则应该去了解很多相关的招生原则、政策,帮助孩子认清自我,是否参加艺考,和为艺考之后的走向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如果仅仅因为兴趣或志愿而加入艺考的队伍,突击学习艺术只为走艺考这条成名的“捷径”绝对不可取。众多的艺考生中有的是综合素质非常好,有的可能就是家长逼着学习艺术的,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一味强求其学习和参加艺考,有的甚至是临时抱佛脚,那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是不可估计的,也许就是适得其反。

第三,艺考的盲目性问题。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艺考,想尽办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花费也是不小,却不能够很好地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殊不知,在艺考中,艺考分数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文化课分数也是非常关键的,艺考之路比我们看到的光鲜现象和所想象中的其实要辛苦得多。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的艺术专业并不是轻易就能上的,它当然也不是学生上大学的一个捷径。学习艺术需要学生具备比一般人更强的艺术感知力,也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学习,抱有侥幸心理,把宝贵的时间都投入到应对艺考中,容易造成高考的双落榜。

第四,学生对自身能力的综合认知问题。如今各类考试都更看重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修养,尤其在人才济济的艺术类考试中,唯有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才能更顺利地录取更优质的学生。例如现在很多艺考面试中,考官都会随机就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向学生发问,常有学生对此表现得措手不及,这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考察方式。此外,记者还得知,今年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监考现场增加了两人,即有5个考官,两个监考,这是为了能更全面地去考察一个考生的各种素质和表现,这对考生无疑是公平性更高了。

由此可见,艺考更需要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等,不是像有些学生及家长所认为的那样:好像个人外在条件比较好,能简简单单地唱几首好听的歌曲,或者跳几支好看的舞蹈,专业课基本过关了就可以。艺考,对一个学生的要求是要比其他专业学习的学生更富艺术感知力和感染力,有修养,又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自己的特长。艺考不仅是为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准备的一次才艺展示,同时也是为苦练艺术的学生搭建的一座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有梦想就是有理想,但当做出选择之后,如果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艺术毕业生人数逐渐饱和,找工作越来越难的时候,艺考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真正能够理性地面对艺考,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制定考试和学习计划,努力为自己的梦想、为未来考虑,无论如何选择,都将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自我的认知过程。只有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人生才更精彩,才是可以把握的人生。 艺考,“恒温”的时刻到了。 美术